地址: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美麗華大廈601室
聯係人:唐經理 張經理
電話:13306145816 0519-82310789
傳真:0519-82310789
郵箱:1551569295@qq.com
中文通用名稱: 咪蚜胺
商品名稱: 吡蟲啉
其他名稱: NTN-33893;滅蟲精
化學名稱: 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亞咪唑烷-2-基胺
結構式:
CAS: 105827-78-9;138261-41-3
分子式: C19H10C1N3O2
分子量: 255.7
含量:95%TC 98%TC
理化性質: 無色結晶,熔點143.8℃(變態1)、136.4℃(變態2),20℃時蒸氣壓200nPa。20℃溶解度水0.51g有效成分/L。
毒性: 大鼠(雄、雌)急性經口LD50約450mg/kg,大鼠(雄、雌)急性經皮LD50>5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4小時)>5223g/m3(粉劑)。對兔眼睛和皮膚無刺激作用,無致突變性、致畸性和致敏性。金色圓腹雅羅魚LC50(96小時)237mg/L, 日本鵪鶉急性經口LD50為31mg/kg,蚯蚓LC50為10.7mg/kg幹土壤,水蚤LC50(24小時和48小時)>3mg有效成分/L。
劑型: 25%、20%、10%可濕性粉劑和其他多種劑型的複配劑。
防治對象: 用於防治刺吸式口器喜蟲,如蚜蟲、葉蟬、飛虱、薊馬、粉虱及其抗性品係。對鞘翅目、雙翅目和鱗翅目也有效。對線蟲和紅蜘蛛無活性。由於其優良的內吸性,特別適於種於處理和以顆粒劑施用。在禾穀類作物、玉米、水稻、馬鈴薯、甜菜和棉花上可早期持續防治害蟲,上述作物及柑桔、落葉果樹、蔬菜等生長後期的害蟲可葉麵噴霧。葉麵噴霧對黑尾葉蟬、飛虱類(稻褐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蚜蟲類(桃蚜、棉曉)和薊馬類(溫室條籬薊馬)有優異的防效,優於噻嗪酮、醚菊酯、抗蚜威和殺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