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版|繁體中文版|English

聯係我們/Contact us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美麗華大廈601室

聯係人:唐經理      張經理

電話:13306145816      0519-82310789

傳真:0519-82310789

郵箱:1551569295@qq.com

http://www.tianzechem.com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寧夏農藥管理現狀分析與建議

為深入了解寧夏農藥管理現狀和最新進展,筆者對寧夏近3年來農藥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走訪農藥生產企業、經營門店、統防統治服務組織,詳細了解農藥管理、產業發展、經營使用、政策措施等情況,梳理農藥管理進展,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基本情況

寧夏全區麵積6.64km2,耕地麵積1 802667 m2,基本農田1 424667 m2。寧夏深入實施特色農業提質計劃,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寧夏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六特產業加快發展,助力全區農業生產實現豐產增收,土特產已成為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農藥企業西遷加速,寧夏作為西部熱土,受其土地、電力、稅收、勞動力等資源成本較低,環保壓力相對較小等優勢,近10多年來,吸引中、東部農藥企業到寧夏投資設廠多達15家。截至目前,寧夏農藥生產企業19家,其中正常運行14家,試運行1家,停產4家。2023年寧夏農業用農藥使用(商品)量0.264 7t,農業用農藥使用(折百)量0.077 2t。寧夏農作物播種麵積0.133 8667 m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麵積1 041667 m2,占77.8%,蔬菜等經濟作物297667 m2,占22.2%,病蟲害發生麵積0.342 6667 m2次,累計防治麵積0.336 7667 m2次,挽回損失178.24t(含蔬菜、果樹及其他經作),實現蟲口奪糧66.3t(挽回糧食損失)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藥管理進展

2.1 強化依法行政,嚴把準入關 

2.1.1 嚴格農藥登記管理 按照《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等規定,2023年完成登記初審19份,變更登記證持有人26份涉及26個農藥品種,截至2023年底,有效狀態登記產品179個,登記證持有人17家;其中原藥105個,製劑74個;除草劑78個、殺蟲劑60個、殺菌劑33個、植物生長調節劑4個、殺蟎劑3個、殺蟲劑/殺蟎劑1個。2023年完成615個農藥樣品封樣。目前有登記試驗單位2家。

2.1.2 嚴格農藥生產許可 按照《農藥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規定,2023年完成對農藥生產企業提交的農藥生產許可審核9份。截至2023年底,取得生產許可證企業18家,許可範圍140個,以生產原藥為主,全年累計產量7.9t,產值31.5億元。

2.1.3 嚴格農藥經營許可 按照《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規定,2023年完成對農藥經營企業(門店)提交的限製使用農藥經營許可進行技術審核、實地核查和許可34份。截至2023年底,農藥經營門店共計1 479家,其中限製使用農藥經營門店76家,普通農藥經營門店1 403家。

2.2 強化風險防控,嚴把安全關

2.2.1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的要求,加強農藥生產經營安全管理,梳理排查農藥企業重大危險源,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檔案,實現危險化學品分級分類管控。2023年開展生產安全檢查71次,為吸取富陽6.21燃氣爆炸事故經驗教訓,防範農藥行業重大事故發生,製定《全區加強農藥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方案》,與農藥生產企業簽訂《農藥安全生產承諾書》,開展農藥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督導檢查和農藥生產安全檢查回頭看,防範生產事故發生。

2.2.2 加強安全用藥指導 枸杞是寧夏的地域符號。由於枸杞屬於特色小宗作物,在枸杞生產上所用的農藥大部分沒有登記,導致非法用藥問題突出。近幾年來,寧夏開展枸杞用藥聯合登記試驗,經評審登記農藥產品24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枸杞安全用藥品種不足問題。截至2023年底,在枸杞上登記使用農藥229個,其中殺蟲劑114個、殺菌劑82個、殺蟎劑29個、殺蟲劑/殺菌劑2個、殺蟎劑/殺蟲劑2個;防治對象為白粉病、根腐病、薊馬、炭疽病、鏽蜘蛛、蚜蟲、癭蟎。在枸杞主產區設立了枸杞用藥專櫃,方便杞農選藥用藥。開展了除草劑在玉米上安全性試驗和除草劑藥害急救措施篩選試驗,探索掌握5個常用除草劑安全有效劑量範圍,遴選最優藥害急救措施,試驗結果顯示鮮牛奶+0.01%芸苔素內酯+葡萄糖處理組合急救效果最好。

2.2.3 加強安全風險監測 開展農藥使用風險監測,2021年全區共上報發生農作物藥害事故17起,其中除草劑藥害16起;2022年全區上報農作物藥害事故28起,其中除草劑藥害25起;藥害原因主要為無人機飛防漂移、超範圍用藥、使用不當等,涉及農藥品種為硝磺草酮、煙嘧磺隆、莠去津等除草劑,以及個別殺蟲劑和殺菌劑。受害作物主要為西紅柿、辣椒、西瓜、枸杞、豇豆、黃瓜、玉米等作物,未發生人畜安全風險事故。結合帶狀複合種植模式下,開展大豆、玉米整個生育期病蟲草害調查,掌握主要病蟲草害情況和防治藥劑。啟動寧夏風險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在平羅、賀蘭、彭陽、中寧共四縣建設農藥風險監測點,提高風險監測能力。

2.3 強化市場檢查,嚴把監管關

2.3.1 行業調查 連續開展農藥行業統計調查,選擇農藥品種多、規模較大的農藥經營門店作為農藥價格監測點,開展主要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價格,掌握農藥進、銷、存情況。統計調度農藥生產登記證數量、生產品種、生產情況、銷售情況及危化品情況等,經營門店數量、經營許可證辦理數量、農藥儲備、農藥價格等,服務農業安全生產。開展農藥經營市場現狀調研,全麵了解全區農藥經營市場發展現狀及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對策措施和建議。

2.3.2 監督檢查 常態化開展農藥市場日常監管,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督檢查原則,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抽檢農藥177批次、201批次、201批次,農藥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8.83%99.5%98%,不合格原因主要為假冒標稱產品和有效成分不達標。

2.3.3 專項檢查 2022年組織全區22個縣開展轄區內所有農藥生產企業、經營門店違法違規生產、銷售假劣農藥進行拉網式排查,檢查農藥生產企業16家、經營主體1 818家、電商經營單位4家,發現違法經營單位8家、立案查處8家。針對往年不合格產品,連續組織開展農藥質量專項整治行動,農業農村部通報涉及的不合格產品進行拉網式排查,追蹤不合格農藥源頭,打擊製售假劣農藥行為。

2.4 強化過程管理,嚴把規範關

2.4.1 推進生產園區化建設 寧夏擁有多個工業園區,這些園區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產業集聚和創新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也為農藥企業安全規範生產提供了良好平台。寧夏吸引中、東部農藥企業投資生產的主要為化學農藥原藥,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和《農藥生產許可辦法》等規定,這些農藥企業需進入化工園區。全區目前運行和試運行15家農藥企業均集中在園區,其中寧東鎮化工新材料園5家、平羅縣工業園區4家、青銅峽市工業園區3家、沙坡頭區工業園區2家、賀蘭縣工業園區1家。

2.4.2 推進經營標準化建設 開展農藥經營管理規範年活動,認真做好農藥標準化經營示範門店創建工作,從人員素質、門店規範、產品質量、產品追溯及廢棄物回收五個方麵規範農藥經營門店,2021年全區創建標準化門店468家、2022年創建457家。2023年,積極組織農藥經營門店申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標準化經營門店,當年通過認定18家。截至2023年底,累計創建農藥標準化門店1 051家,覆蓋率達71.06%

2.4.3 推進使用清潔化建設 嚴格執行《農藥管理條例》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管理辦法》規定,建立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機製,明確了日常管理機構、主體責任、安全儲存、轉運和處置工作。據統計,2021年全區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214.1 t、處理率100%2022245.05 t,回收率80%,處理率100%2023265.83 t,回收率85%,處理率100%。處理方式主要有回收再利用、製成其他塑料製品、焚燒發電、其他焚燒、垃圾填埋。

麵臨的問題

3.1 農藥原始創新能力不足 寧夏區位優勢不強,現有的農藥生產企業總體創新能力普遍不足。登記的179個農藥產品中,從有效成分看,基本為登記使用20年以上的老舊產品,鮮有次新化合物,沒有新研發化合物。從農藥劑型看,原藥105個、乳油26個、可濕性粉劑16個、水劑9個、懸浮劑6個、水分散粒劑6個、可溶液劑5個、其他劑型6個;製劑中傳統劑型占比達67%。近年來遷移到寧夏的農藥企業,主要作為總公司的生產基地,主要完成總部安排的生產任務,沒有新產品新製劑創新內生動力,缺乏激勵機製,個別農藥生產企業因此瀕臨倒閉,成功爭取獨立後,立即調整戰略積極創新發展。

3.2 農藥產業發展優勢不強 近年來,寧夏在承接農藥產業轉移方麵取得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由於促進產業轉移的機製尚不健全,承接產業轉移的環境不夠完善,使得農藥產業轉移總體成效受到一定影響,轉移過來的企業麵臨壓力較大。環境壓力方麵,寧夏化工(工業)園大部分建在黃河沿線,部分涉及沙漠、荒漠等較敏感的生態係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脆弱,易引起潛在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風險問題。用水壓力方麵,寧夏水資源比較匱乏,在全國率先實行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工業用水權有償取得,新上項目用水權全部通過交易取得,企業在購買水權之後,才能購買生產用水,繳納汙水處理費用。安全壓力方麵,農藥屬於精細化工,生產過程中常用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設施設備投入和運行成本居高不下。營收壓力方麵,對部分獨立核算農藥企業,因生產的主要為同質化產品,市場飽和,工業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引起運輸成本高,缺乏市場競爭力。人才壓力方麵,西部地區勞動者觀念整體落後,主要表現為因循守舊、小富則安、平均主義和等靠要思想,專業技術、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比沿海和中部地區要差。

3.3 農藥安全監管壓力不小 新修訂實施的《農藥管理條例》將農藥登記、生產、經營、使用全部劃歸農業農村部門管理,由環節管理變為全行業管理,政策變化大,工作業務多,專業人員少,體係隊伍弱,農藥安全監督管理難度大。統籌規劃方麵,缺乏統一規劃和宏觀引導,部門間溝通協調機製不暢,偶有出現農藥管理部門不清楚農藥企業被招商引資並建成準備運行等的情況。安全生產方麵,受富陽6.21燃氣爆炸事故影響,農藥生產安全檢查增多,但農藥管理部門人員對生產工藝,安全檢查更多流於形式,安全管理效果不佳。經營管理方麵,經營人員素質低、農藥知識欠缺、管理比較粗放,存在亂開方、亂賣藥和誤導消費者過量用藥等現象。隨著農藥網絡銷售規模逐年擴大,整頓和規範農藥網絡銷售行為也是監管難題。農藥使用方麵,寧夏地域小、冬冷夏涼,病蟲害相對較少,作物品種多種植麵積不大,市場上農藥品種選擇餘地不大,因市場上買不到相應農藥產品,超範圍、不按劑量使用等現象比較普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存在使用者主動性不足、部門間協作不足等問題。雖然寧夏進行聯合試驗並登記部分用於防治枸杞病蟲害,並設置枸杞用藥專櫃,但尚未根本解決問題。

幾點建議

4.1 加強農藥政策引導 認真貫徹實施《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根據國家級、自治區級化工園(工業園)布局,引導農藥企業入駐符合產業定位的園區,優化農藥生產空間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多途徑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做優做強。結合寧夏實際情況並利用本區資源優勢,按照農藥產業發展指南,鼓勵農藥科技創新,優先發展生物農藥,小分子仿生類殺蟲劑和新型高效低風險殺菌劑、除草劑。逐步退出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等高毒農藥生產。加強對農藥登記政策的研究,深入開展枸杞病蟲害發生及用藥需求調研,列出優先順序,加強與上級農藥主管部門溝通,創新農藥登記政策,積極爭取自治區政府、有關企業和行業協會的支持,加快枸杞上農藥登記,確保枸杞有藥可用;加強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研究,積極參與枸杞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製定,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和農藥行業發展。

常州天擇化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C)2010-2025 網絡支持 人為峰